•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现任领导
    • 岗位职责
  • 师资队伍
    • 教师风采
  • 人才培养
  • 党建思政
    • 规章制度
    • 党建新闻
    • 党员发展
  • 科学研究
    • 规章制度
    • 科研成果
  • 实验中心
    • 规章制度
    • 实验教学
  • 学科建设
  • 学团工会
    • 学生会
    • 院团委
    • 院工会
  • 招生就业
  • 校友之窗
  • 学校首页
学团工会
    • 学生会
    • 院团委
    • 院工会

贵州师范学院生物科学学院“青耕”志愿队在正安县开展2025年贵州省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专项活动系列报告(三)

2025年07月23日  点击:[]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少年儿童和少先队工作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致第九次全国少代会的重要贺信精神,进一步提高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2025年7月11日,贵州师范学院生物科学学院“青耕”志愿队联合正安县春雨义工协会依托“希望工程·陪伴行动”项目点,在全省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瑞濠移民安置点、党群服务中心打造的留守儿童关爱服务阵地,围绕思想引领、政治启蒙、仪式教育等方面开展“党团队知识沁润童心,红色火种播育希望”主题活动,为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上好“暑期第一课”。帮助孩子们缓解面临的成长陪伴、社会支持等问题,提升他们的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有效解决了易地扶贫搬迁儿童城市社会融入的问题。

 

红色课堂启智,童心向党筑梦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红领巾是如何系的吗?”,“老师我知道”,一场以红领巾为开场的红色文化宣讲正在益童乐园如火如荼的进行,贵州师范学院生物科学学院学生团委副书记杨韩奕琪用童声童语,现场演绎、实物观摩通俗易懂的介绍了党团队知识。杨紫悦小朋友主动请缨,示范了红领巾的佩戴方式;在认识团徽时,4岁的小朋友郑锦怡现场提问:“老师,这位姐姐佩戴的是团徽吗?”,“不是哦,老师佩戴的是党徽”,从团徽到党徽自然过度,紧密衔接,让少年儿童深刻认识到“少先队是中国少年儿童的先锋组织,共青团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激励其增强政治意识,努力向共产党靠拢。

游戏与党团队知识共舞,童声笑语承红色精神

为了让孩子们更深刻地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志愿者们设计了一系列红色主题游戏。由贵州师范学院生物科学学院学生会执行主席潘朝刊主持的“你划我猜”,有志青年卢计瑶精心准备的红歌竞猜、看图识红人、团支书吴佳慧开展的分组拼图游戏一次又一次把现场氛围推向高潮。“小演员”们充分调动肢体语言,分工协作,高度配合,用夸张动作,高效传递有用信息;由抢答到自发哼唱《我爱你中国》;由正安县到拼凑中国版图,妙趣横生。孩子们分工协作、互相交流帮助,不断反馈回应,重温红色历史场景,接受知识风暴洗礼,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把红色精神深深烙印在少年儿童心中。

感恩之心溢言表,温暖汇聚成长力

活动接近尾声时,孩子们围坐在一起,诉说着对儿童之家一直陪伴他们的杨焦老师的喜爱与感谢。“4岁瑞洁说“老师就像我们的妈妈,每天给我们做饭、辅导功课,还陪我们玩耍,我们好爱她!”“老师总是耐心地教我们知识,鼓励我们努力学习,我们长大以后也要像老师一样帮助别人。”“我想祝老师年年18,永远一支花,健康快乐”,孩子们用稚嫩的语言表达着对老师的敬爱,话语简单饱含深情,让在场的志愿者们深受感动。最后孩子们自发的走向讲台,拥抱在老师周围。一幅“承红色精神,感恩接力”的生动画面就此定格。祖国的花朵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红色基因在新一代少年儿童心中成功播种,也见证了贵州师范学院生物科学学院志愿者们在支教路上的辛勤付出与收获。

红色精神代代传,青春力量谱新篇

此次支教活动,不仅为孩子们带来了知识与欢乐,更激发了他们的爱国情怀和感恩意识。贵州师范学院生物科学学院的志愿者们认为,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孩子们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传承和弘扬伟大的红色精神。此次活动得到了当地社区和儿童之家的高度评价,他们表示,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类似的支教活动,为孩子们的成长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志愿者们也将继续秉持奉献精神,做儿童成长的引路人守护人筑梦人,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为教育事业贡献青春力量。

 

 

文/曾江、史建豪、杨韩奕琪 图/生物科学学院团委

初审/张彩艳 复审/王珏 终审/孙秀华

课堂合影留念

小朋友们在游戏环节的活跃参与

小朋友凝神聆听

杨焦老师与小朋友暖情拥抱

益童乐园的小朋友们积极参与问答

优秀团员进行敬礼示范

优秀志愿者与小朋友合影留恋

志愿者成员与小朋友同框留影

志愿者的自我介绍

志愿者队长为小朋友佩戴红领巾

志愿者与小朋友共同游戏

志愿者与益童乐园的小朋友合影

上一条:青春筑梦正安:贵州师范学院生物科学学院暑期“三下乡”开展资助宣讲活动
下一条:青春遇见正安“三下乡”系列报告(八)——生物科学学院探秘黔地生态文明密码 见证文旅发展新篇

【关闭】

总访问量:

Copyright © 2018 贵州师范学院生物科学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高新路115号  电话:0851-86848182  

        邮编:550018     

 

文章详情

贵州师范学院生物科学学院“青耕”志愿队在正安县开展2025年贵州省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专项活动系列报告(三)

 阅读:
发表于
2025-07-23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少年儿童和少先队工作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致第九次全国少代会的重要贺信精神,进一步提高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2025年7月11日,贵州师范学院生物科学学院“青耕”志愿队联合正安县春雨义工协会依托“希望工程·陪伴行动”项目点,在全省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瑞濠移民安置点、党群服务中心打造的留守儿童关爱服务阵地,围绕思想引领、政治启蒙、仪式教育等方面开展“党团队知识沁润童心,红色火种播育希望”主题活动,为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上好“暑期第一课”。帮助孩子们缓解面临的成长陪伴、社会支持等问题,提升他们的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有效解决了易地扶贫搬迁儿童城市社会融入的问题。

 

红色课堂启智,童心向党筑梦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红领巾是如何系的吗?”,“老师我知道”,一场以红领巾为开场的红色文化宣讲正在益童乐园如火如荼的进行,贵州师范学院生物科学学院学生团委副书记杨韩奕琪用童声童语,现场演绎、实物观摩通俗易懂的介绍了党团队知识。杨紫悦小朋友主动请缨,示范了红领巾的佩戴方式;在认识团徽时,4岁的小朋友郑锦怡现场提问:“老师,这位姐姐佩戴的是团徽吗?”,“不是哦,老师佩戴的是党徽”,从团徽到党徽自然过度,紧密衔接,让少年儿童深刻认识到“少先队是中国少年儿童的先锋组织,共青团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激励其增强政治意识,努力向共产党靠拢。

游戏与党团队知识共舞,童声笑语承红色精神

为了让孩子们更深刻地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志愿者们设计了一系列红色主题游戏。由贵州师范学院生物科学学院学生会执行主席潘朝刊主持的“你划我猜”,有志青年卢计瑶精心准备的红歌竞猜、看图识红人、团支书吴佳慧开展的分组拼图游戏一次又一次把现场氛围推向高潮。“小演员”们充分调动肢体语言,分工协作,高度配合,用夸张动作,高效传递有用信息;由抢答到自发哼唱《我爱你中国》;由正安县到拼凑中国版图,妙趣横生。孩子们分工协作、互相交流帮助,不断反馈回应,重温红色历史场景,接受知识风暴洗礼,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把红色精神深深烙印在少年儿童心中。

感恩之心溢言表,温暖汇聚成长力

活动接近尾声时,孩子们围坐在一起,诉说着对儿童之家一直陪伴他们的杨焦老师的喜爱与感谢。“4岁瑞洁说“老师就像我们的妈妈,每天给我们做饭、辅导功课,还陪我们玩耍,我们好爱她!”“老师总是耐心地教我们知识,鼓励我们努力学习,我们长大以后也要像老师一样帮助别人。”“我想祝老师年年18,永远一支花,健康快乐”,孩子们用稚嫩的语言表达着对老师的敬爱,话语简单饱含深情,让在场的志愿者们深受感动。最后孩子们自发的走向讲台,拥抱在老师周围。一幅“承红色精神,感恩接力”的生动画面就此定格。祖国的花朵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红色基因在新一代少年儿童心中成功播种,也见证了贵州师范学院生物科学学院志愿者们在支教路上的辛勤付出与收获。

红色精神代代传,青春力量谱新篇

此次支教活动,不仅为孩子们带来了知识与欢乐,更激发了他们的爱国情怀和感恩意识。贵州师范学院生物科学学院的志愿者们认为,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孩子们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传承和弘扬伟大的红色精神。此次活动得到了当地社区和儿童之家的高度评价,他们表示,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类似的支教活动,为孩子们的成长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志愿者们也将继续秉持奉献精神,做儿童成长的引路人守护人筑梦人,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为教育事业贡献青春力量。

 

 

文/曾江、史建豪、杨韩奕琪 图/生物科学学院团委

初审/张彩艳 复审/王珏 终审/孙秀华

课堂合影留念

小朋友们在游戏环节的活跃参与

小朋友凝神聆听

杨焦老师与小朋友暖情拥抱

益童乐园的小朋友们积极参与问答

优秀团员进行敬礼示范

优秀志愿者与小朋友合影留恋

志愿者成员与小朋友同框留影

志愿者的自我介绍

志愿者队长为小朋友佩戴红领巾

志愿者与小朋友共同游戏

志愿者与益童乐园的小朋友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