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推进《贵州省铜仁地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调查项目》实施,科学掌握区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现状,确保调查标准化、科学化和统一性,强化跨单位深入合作,9月25日下午,在贵州师范学院宁静楼150学术报告厅顺利举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调查培训会。本次培训会由贵州师范学院主办,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贵州大学、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铜仁学院、贵州晟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参与。培训会由贵州师范学院生物科学学院院长任翠娟教授主持。
贵州师范学院生物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孙秀华教授致开幕辞,强调了本次调查对推动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对各参与单位的支持表示感谢。贵州师范学院科研处副处长李剑峰教授讲话,特别强调在野外调查过程中务必把安全放在首位,要求各团队严格执行安全规范,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确保所有参与人员的人身安全,保障野外作业顺利开展,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高质量完成调查任务。同时还强调了在调查中遵守科研诚信的有关规定。
贵州师范学院生物科学学院副院长钱长江教授主持培训。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滕扬博士就“哺乳类动物调查技术”,分享了前沿研究方法与实地操作要点;韩兴志博士后围绕“两栖爬行动物调查技术”展开培训;刘高鸣助理研究员则聚焦“蝙蝠的调查监测规范”进行系统讲解。培训内容涵盖了野生动物识别、痕迹追踪、红外相机布设与数据回收、声学监测技术、数据分析方法以及调查规范与伦理等核心模块,旨在全面提升团队人员在动物调查领域的综合能力。同时,针对野外调查工作准备、人员安全以及常见问题解决,做了详细的介绍。此外,会议还设置了各单位专家代表交流环节,就技术方案实施细节进行深入研讨,进一步明确了任务分工与协作机制。贵州师范学院、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贵州大学、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铜仁学院、贵州晟泰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的专家学者、技术骨干以及相关专业师生50余人参加了培训。
此次培训的成功举办,一是有效提升了项目团队的专业技术能力与协作水平,为后续野外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为推动铜仁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二是有效提升了野生动物调查队伍的专业素养,为推动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监测工作的标准化、科学化发展提供保障。
(文字/梁巩艳、丁波、孙悦 图/秦川 审核/佘颖慧、王珏、孙秀华)
韩兴志老师授课
刘高鸣老师授课
任翠娟院长主持会议
腾杨老师授课
贵州师范学院生物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孙秀华教授致开幕辞
培训会主会场现场,各参与单位专家学者及师生认真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