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下午,印山书院山骨讲堂内气氛热烈非凡,生物科学学院一场别开生面的“青涯思享”活动正在这里精彩上演。大学生主讲人以“桥见未来”为主题,巧妙地选取花江峡谷大桥作为生动喻体,深入浅出地解码科技报国与个人成长之间的紧密联系。本次宣讲会打破传统模式,由生物科学学院2024级优秀学生代表李敏与艾好联袂主讲,她们结合自身专业知识和青春感悟,讲述着在科技浪潮中如何找准定位、勇攀高峰,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到国家的发展大局之中,展现出新时代青年学子的担当与风采。作为该校溯心筑梦辅导员工作室全新打造的"青涯思享"系列活动的首场亮相,以双人互动的创新形式,为全校六十余名跨院系、跨专业学子呈现了一堂思想深刻、启迪未来的"成长课"。
"为什么花江峡谷大桥能成为'世界第一高桥'?它的建造仅仅是技术的突破,还是中国工程师精神的缩影?"宣讲伊始,两位00后主讲人便以贵州这一"网红"超级工程为切入点,通过震撼视频、详实数据与生动案例,深度剖析了大桥建设者们攻坚克难的拼搏历程,巧妙揭示了工程奇迹背后蕴含的"四个自信"密码。他们提出的"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一时代命题,迅速点燃了在场青年学子的共鸣。
在引人入胜的互动环节,主讲人将宏大叙事落脚于学生实际,抛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成长桥"理论:以扎实专业能力为"桥塔",以迎挑战、勇突破的心态为"钢索",以师长同伴支持为"桥墩",以"四个自信"为基石,构筑通往未来的人生桥梁。这一充满青春智慧的比喻,将国家工程与个人成长紧密相连,引发了现场学子对学业规划、职业选择和人生价值的热烈讨论。
"大桥的每一根钢索都凝聚着协作的力量,我们的成长也离不开集体的托举。"宣讲会不仅是知识的分享,更是一次深刻的思想启迪。主讲人引导同学们认识到,新时代青年应在集体中锤炼协作精神、增强制度自信,在科研与实践中强化理论自信,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树立文化自信。他们强调,唯有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洪流,以专业能力服务社会,以社会责任定位人生航向,才能在时代浪潮中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活动伊始,工作室学生团队负责人杜飞艳在致辞中便点明了活动主旨:"我们希望搭建一个由学生讲、学生听、学生思的对话平台。"此次宣讲会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实践。互动交流环节,同学们围绕"如何构筑自己的成长桥塔""专业学习与国家需求如何结合"等话题踊跃发言,现场气氛热烈而不失深度。
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杜飞艳代表活动组织方感谢两位主讲人的精彩分享与同学们的积极参与。她表示,"青涯思享"系列将持续聚焦青年成长与国家发展,为广大学子提供更多碰撞思想、启迪智慧的平台。
此次活动不仅展现了贵州师范学院学子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深刻的家国情怀,更通过"以桥喻人、以事启思"的创新形式,为高校思想引领工作注入了青春活力,引发青年学子对个人成长与时代使命的深度思考。
文、图/王溯 初审/佘颖慧 二审/王珏 三审/孙秀华

二人宣讲现场

学生提问


二人宣讲现场
